多瑪對玉的定義

玉與石有何不同?

人們稱呼玉時,往往與石連在一起被稱為玉石,但又認為玉與石有分別,到底玉與石又有什麼不同呢?

中國古代《說文》曰:“石之美者,玉也。”

考古學家及古玉專家更認為中國文明發展史中有一個玉器時代,即:石器時代、玉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

玉本身是自然界的美石。“石之美者,玉也”,說明了古人對玉的看法。玉的質地堅硬且細膩,色澤均勻,晶瑩鮮麗,給予人一種美感:古人不但喜愛以玉象徵一切美好及高尚的事情,甚至將之“人格化”,比喻作君子之德。《玉藻》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說文》謂玉有“五德”,《管子》說玉有“九德”,《禮記》則稱有“十德”。

從古人之語,可看出玉和石之間有著相同之處,兩者皆由地下挖掘出來。然而,相異之處在於玉有玉德。唐太宗曾說:“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說明了美玉只有經過人們的雕琢後,才能成為融合了民族心血,智能以及毅力的玉器。美麗的玉器包含了無限的魅力、歷史及藝術的價值,是中華民族文化組成的一部分,極具觀賞的價值。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地質學的觀點)看,岩石是天然產出的無機或有機的礦物集合體,然而,這並沒有指出他的質地粗細的問題。相比之下,玉石的條件則較苛刻了。它必須是質地堅硬緻密,色澤晶瑩的,因為有如此才能達到美觀的要求。故此,玉是由多晶及隱晶集合體組成,具有緊密的結構,和鑽石、綠寶石等的單晶體寶石不同,從地質學的觀點看,玉是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所結晶形成,韌性極高,故能承受很大的壓力而不碎,這是多晶及隱晶集合體的特性。除玉外,自然界尚有其他的多晶及隱晶集合體,例如瑪瑙、綠松石、孔雀石等。從廣義上來看,有的工藝師都將之稱為“玉”,這未免又太籠統了。

多瑪對玉石的定義

直到1863年,法國礦物學家多瑪研究了中國的玉,發現中國玉是有兩種不同礦物組成的。因此,他定義玉石名稱。

其中一種的礦物的細小集合體,具有緊密的結構,堅韌的物理性質,通常稱為硬玉玉或軟玉玉。

只有軟玉或硬玉組成的多晶、隱晶集合體才能稱之玉。

中國歷史上新疆出產的白玉是屬於軟玉玉,而緬甸出產的玉是屬於硬玉玉。

玉石之王——緬甸翡翠

多瑪是一位礦物學家,他的功勞在於給予玉礦物成分的內涵。即反過來說:不是由硬玉礦物或軟玉礦物組成集合體不能稱玉。所以按照他的定義,瑪瑙,綠松石,孔雀石等均不能稱之為玉。

現代珠寶學均採用多瑪的定義。

軟玉或硬玉是3000多種礦物中的一種礦物而已。

硬玉和軟玉這名稱是日本學者從英文的Jadeite和Nephrite翻譯成中文的,當時中國有的礦物學學者沒有異議。但是,許多古語學者及古玉行業的人士很難接受,這樣只是用硬度的差異將兩種礦物命名,容易誤解,筆者也有同感,時至今日,稱之為輝石玉和閃石玉,可能會更加恰當。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