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松石鑑別】如何鑑別綠松石_綠松石鑑定方法

【绿松石鉴别】如何鉴别绿松石_绿松石鉴定方法

綠松石因其美麗的顏色和花紋深受古今中外人們的喜愛,在中西方都有著美好的寓意,隨著玉石市場的發展,綠松石在經過長時間的低調錶現後,也開始漲價,如今市面上有許多綠松石的仿製品,冒充綠松石出售,矇騙消費者,為了能讓大家在選購綠松石時不會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以下是一些鑑別綠松石的知識。

綠松石的優化處理

一些賣家,以“上臘,浸膠”松石冒充“無優化處理”松石,極大得擾亂了松石市場!各位松石愛好者也小心賣家“文字、語言遊戲”。所謂絕無“染色、灌膠(也稱注膠)、人造松石”的說法只說明沒有這種級差的處理方法,並不代表其松石都沒有經過處理過!凡優化處理松石就如同翡翠的B貨,國xxx石檢測一定會標出“處理”。特別標註:浸臘雖為傳統工藝、但國家鑑定標準定“浸臘松石”為“處理”,不歸為“優化”。為幫助大家選購松石,現將“無優化處理”松石鑑別常識列出:

凡做過各類處理的,在國家級鑑定部門鑑定,都會在鑑定證書上標明--松石(處理),(處理)就代表進行過浸臘、浸膠、染色等,(就類似翡翠,沒優化處理的俗稱a貨,優化處理的稱為B貨)。

無優化純天然珠子吸水後效果圖

1、價值最高的天然綠松石

1)一般松石價值最高的顏色為藍色, 象形石和一些花紋、色彩獨特的也頗受歡迎。在國際市場上有1克黃金1克松的說法,就是指的品質極好的“藍色瓷松”。就是說在國際市場上與黃金同價!

2)質地最好的是像瓷器一樣光澤的松石。(在部分松石礦區松石礦含硅/較硬松更亮更堅硬)

3)沒有經過任何優化處理的純天然松石最具收藏價值。

2、綠松石優化處理的方法

1)浸膠

這是目前中國的最常見的綠松石優化方法,市場上大約有二成左右的綠松石經過浸膠處理。這種技術起源於美國,興盛於中國。這種方法操作簡單,設備投資少。如果綠松石的顏色夠深,但硬度不夠,或者綠松石內有泥線,這種綠松石不能直接加工,因為太軟太鬆脆,碰上鋸片就碎了,所以必須進行處理。先將綠松石放進烤箱內烘上1-2天,除去綠松石內部的水份。然後把綠松石浸泡在一種無色的環氧樹脂裡1-2天,等到綠松石完全吸收了樹脂後撈出,再進烤箱內加溫,促使樹脂固化。環氧樹脂是最重要的因素,樹脂的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綠松石的品質。目前以美國進口的樹脂最優,至於是哪種型號的樹脂,筆者也無法得知。我們每次購買樹脂時,包裝上所有的標示都被摳掉了!商業機密的重要性在此休現得淋漓盡致!!呵呵!不過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國產的替代品,主要是廣東的博羅縣眾多樹脂生產加工廠提供的,這裡就不用多說了。

浸膠上蠟綠松石

2)灌膠

也稱加膠,這是目前中國用得最多的綠松石優化方法,市場上大約有五到六成左右的綠松石經過灌膠處理。這種技術同樣起源於美國。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設備投資,壓力罐和真空泵是必須的。灌膠技術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綠松石礦挖出的綠松石,只有2%~5%左右的是AAA級寶石,可以直接加工,另有約10%~15%需要浸膠,其他約70%~80%的礦石都是顏色極淡,極為鬆軟的像石膏一樣的綠松石,可以像粉筆一樣在地上劃線,業內人稱為“白料”,或“泡料”,也有人稱為面松的。這些70%的“泡料”必須進行灌膠處理。灌膠過程與浸膠過程差不多,只不過無色的浸膠樹脂換成了有色的灌膠樹脂,另浸膠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的,灌膠要將綠松石和樹脂放在密封的壓力罐內,用真空泵抽出空氣,使吃透樹脂。經過灌膠處理後的的綠松石“泡料”,搖身一變成了色澤鮮豔、顏色均勻的外表與高檔綠松石無異的寶石!灌膠綠松石對於一個新手來說,除了藉助專業的儀器,肉眼根本無法分辨。不要相信一些資料上說的什麼熱針法。熱針法對於鑑別一些人工合成的塑料綠松石還行,對於灌膠的綠松石完全不適用。因為灌膠過程中,綠松石雖然吸收了一定的樹脂,但相對整塊兒綠松石來說,含量還是很低的,更不用說就接觸針尖大小的這塊兒面積上就更少了,不足以產生資料上說的肉眼可以觀察到的熱熔現象和鼻子可以聞到的膠臭味了。

灌膠綠松石

如果藉助專業的光譜分析,也可以很容易分辨出,但費用太高,大概沒有幾個人會花一兩百元再搭上上半天的功夫去為一件幾百元的綠松石做鑑定。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兒,很多奸商抓住了顧客怕麻煩的心理,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對整個綠松石市場產生了極大的破壞,很多誠實的商人也深受其害。並且整個綠松石市場大有“劣幣驅逐良幣”之勢,誠實經營的商家因為貨真而成本高定價高反而沒有市場,我所認識的很多商戶迫不得已也加入到製售假劣的大軍中去。我想這種現象存在於綠松石界,但不僅限於綠松石界,整個寶石界,甚至於整個商界,似乎都陷入這種泥潭之中不得自拔。悲哀!

3)過蠟,也叫上蠟,這其實算不上處理,只不過是寶石通用的一個加工步驟而已。就是在寶石完成打磨、拋光後,再到熔化的石蠟中過一下。這樣做可以在寶石的表面形成一道保護層,更可以提高寶石的表面亮度。過蠟所用的蠟以川蠟為最優。

過蠟綠松石

在有些資料中還提到了染色處理。就我個人來看,染色實際上與灌膠合二為一了。另外還不得不提一下的是“掛色”技術:在銷往西藏的部分綠松石中,有一些在拋光前會用鹽酸泡一下,然後再在稀釋的染料中泡一下,這樣會輕微的改變綠松石的顏色,但一批綠松石的顏色看起來更一致。

其他還有一種“白松染色”技術,這完全是一種造假。所謂的“白松”,就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的硅硼鈣石,形體及紋路都與綠松石極為相似,所以就有人用灌膠技術染色綠松石的樣子。這種假綠松石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假綠松石。經驗豐富者一眼可以認出來,但新手可要小心了。在網上搜索綠松石,一搜一大片全是染色的白松。

至於其他的綠松石處理和人工合成技術,就不一一講了。值得一提的是吉爾森松石,現在市場上也偶見蹤影,但不多,這種人工合成綠松石技術似乎還沒有完全被國人掌握,所以市場上較少。

3、優化處理綠松石的鑑別方法

1)水測法:一般鑲嵌用的松石都是正面磨光,反面沒磨光,你可以將松石在清水中蘸一下,沒處理的水分馬上吸收,浸蠟的和浸膠的吸收慢,灌膠的根本不吸收。

將無任何處理的松石放入水中顏色會變深,而處理過的不會有變化,因此無任何優化處理的松石對天氣變化很敏感,陰天下雨,松石顏色會深,乾燥的晴天會變淺,同樣在同一塊松石在南方時會比拿到北方顏色深些。雨季要比旱季深、戴了一段時間會比開採時顏色深。

2)目測法:沒優化處理的表面常會不平(尤其花紋較多的),優化的表面非常平滑。(很多人喜歡錶面光光的,沒有一點暇癖,其實大多數非常光滑的、尤其是有花紋的都處理過)

沒有優化處理----陶瓷光澤(鑲嵌用的:未打磨那面為礦石原狀,沒有光澤),

浸臘--臘狀光澤,

浸膠--膠狀光澤(尤其鑲嵌用的,未打磨那面有明顯的膠狀光澤)

灌膠--發烏,光澤很差(鑲嵌用的,未打磨那面完全是凝固的膠狀光澤)。

3)不同特性:經過優化處理的時間長了會越摸越烏但不易碎,而沒有優化會越摸光澤越好、越亮。

沒優化處理的松石:價錢昂貴,但很保值(今年價格不斷上揚),光澤好,而且越戴越亮。

優化處理的價錢便宜,不易碎,但光澤不好,而且越戴越沒有光澤,除上蠟的以外,其它優化方法優化過的沒有太大收藏價值,因價錢便宜更適合加工成裝飾品。

綠松石仿製品的鑑別

1、三水鋁石:一種與綠松石共生的礦物,與綠松石的主要區別為

1)它的顏色比較淺,很難達到天藍色:
2)玻璃光澤,與綠松石的蠟狀及土狀光澤不同。
3)脆性,極易崩落,而綠松石則韌性較大。
4)硬度較低。
5)具泥土臭味。
6)密度低於綠松石。

三水鋁石

2、硅孔雀石:是一種在外表上與綠松石極相似的礦物。

它與綠松石主要區別為:
1)顏色鮮豔,透明度較高。
2)折射率較低。
3)密度和硬度相對較低。

硅孔雀石

3、藍綠色玻璃:主要區別是其具有的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以及內部可能見到的氣泡和旋渦紋。

4、再造綠松石:是由一些綠松石微粒、藍色粉末材料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壓結而成。這種材料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鑑定:

1)結構:外表像瓷器,有明顯的粒狀結構。

2)酸實驗:因含銅化合物而呈藍色,銅鹽能在鹽酸中溶解。將酸滴於表面,用白棉球擦拭,將掉色。

再造綠松石,完美無瑕

以上內容就是關於綠松石的鑑別,希望帶給想要接觸綠松石的人一點幫助。不過這只是籠統的知識,真正要運用到實際上還需要經驗的不斷積累,在實踐過程中,就會慢慢了解,找出其中的規律。

相關知識